中新網12月12日電 香港《星島日報》12日刊載社論《橋頭經濟要兼顧社會效益》,文章指,香港發展橋頭經濟的準備工夫,落後於大橋另外兩端的珠海橫琴和澳門。港珠澳大橋預計三年後落成,特區政府要積極利用橋頭經濟的商機時,要考慮到社會的綜合配套,儘量減少發展可能代償付出的社會代價,謀取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。
  文章摘編太平洋房屋如下:
  港珠澳大橋預計三年後落成,香港發展橋頭經濟的準備工夫,落後於大橋另外usb兩端的珠海橫琴和澳門。
  成員包括迪斯尼樂園、昂坪360和亞洲國際博覽館等企業的大嶼山發展聯盟,指澳門和橫琴正如火如荼進行不少發展項目,酒店客房和商業建築面積遠超大嶼山現時規模。學者估港式飲茶計香港如果不急起直追,不但會失去700至900億(港元,下同)的額外經濟效益,還會因為被“搶客”,經濟效益的總流失量可達2000億元。
  大橋落腳點在北大嶼山,再分別透過高架橋和海底隧道連接到屯門,替兩地帶來橋頭經濟的龐大商機,不只大嶼山商界心急,特區政府同樣不希望“見財化水”。近日機場發展房屋出租局內部就土地發展的爭議,核心議題就是興建商場、酒店和休閑度假設施的巨型綜合發展項目,與發展第三條跑道之間,何者更為緊逼,要對方稍為讓路。
  發展橋頭經濟,短期而言,機場現有土地以及大橋落腳的口岸人工島,最為“就手”,但是要充分利用到大橋帶來的商機,中長期需要整個大嶼山北部的發展來配合。這包括擴建東涌新市鎮,發展大蚝新市鎮等鐵路沿地區。發展目標不止講求經濟效益,還要照顧社會效益。
    興建港珠澳大橋,不止是促進兩地物流,以及方便香港人去澳門或者橫琴的新主題樂園游玩,還要吸引粵西以至更遠的內地人來港旅游。香港現時不少旅游點“逼爆”,公共交通超負荷,塞車有增無已,甚至要推出“拒客”措施,去年推出粵港私家車自由行,只有北上而沒有南下,就是一例。社會早已有呼聲要在新界北部增闢旅游和購物熱點分流旅客。大橋帶來更多旅客,嶼北和新界西北需要擴展旅客容量來紓緩市區壓力。
    發展嶼北,應有助解決東涌機場一帶的就業錯配問題。偏處一隅的東涌現時恍如一座孤島,機場工種又不足以吸納所有住在東涌的基層勞動人口,不少居民長途跋涉到市區上班,產生類似當年天水圍的種種社會問題。
    特區政府提供就業交通津貼,只能夠減輕區民的車費負擔,卻無助於縮短交通時間,當局須打破東涌的孤島狀態,發展鐵路沿線,增加基層就近工作的機會。
    當局欲積極利用橋頭經濟的商機時,要考慮到社會的綜合配套,儘量減少發展可能付出的社會代價,謀取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。  (原標題:港媒:香港發展橋頭經濟要兼顧社會效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v18dvotb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